古地理名詞辨析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6|發布時間:2025-06-18
古代地理名詞辨析
北冥:北海。
南冥:天池,自然造化形成的水池。
河東:古地區名。具體所指隨時代變遷各有不同:戰國、秦、漢時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唐后泛指今山西全省為“河東”,因這一段黃河處晉、陜交界處。
南北流向,且本區位于黃河以東,故名。另秦、隋、唐、宋在山西置“河東郡”“河東道”“河東鎮”“河東路”等,亦簡稱“河東”。
河西:古地區名。春秋、戰國時指今陜西、山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之西。陜、晉交界,黃河自北向南流,黃河以西地區稱為“河西”。漢、唐時指今甘肅、青海二省黃河以西。
唐置河西節度使,設在涼州(今甘肅武威)。

河北、河南:分別指黃河以北和黃河以南的地區?!而欓T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江東:古地區名。長江在今蕪湖至南京河段接近于南北流向,古代因此稱自此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區為“江東”。
江表:古地區名。一般指長江南岸的廣大地區。以中原為視點,看長江南岸為長江以外,故稱“江表”?!冻啾谥畱稹罚骸敖碛⒑老虤w附之?!?/p>
江左:古地區名。古時稱“江東”為“江左”。另東晉及南朝宋、齊、梁、陳皆定都南京,因地處江左,故當時稱五朝及其轄區為“江左”。南朝人專稱東晉為“江左”。
江右:古地區名。泛指長江下游以西之地為“江右”。舊稱江西為“江右”。唐開元年間,江南道西部所置的江南西道簡稱為江西道,因稱江西為“江右”?!敖摇焙髞沓闪私魇〉膭e稱。
朔方:古稱北方為朔方?!渡袝虻洹罚骸吧昝褪澹贩健!?/p>
吳越:指江東地區,即今江蘇南、浙江,商周時吳國和越國在這里建國,故名。
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各部落都有名稱,統稱百越。也叫百粵、諸越。《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p>
嶺南:五嶺(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五嶺的總稱)以南地區。約今廣東、廣西地區。相對于中原地區來說,該地在五嶺以外,故又稱“嶺表”。
少陵:
古地名,在今陜西西安市南,漢宣帝許后葬于鴻固原,因其陵稍小于宣帝杜陵,故名。唐詩人杜甫居于陵西,因此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

西域:漢以后對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的總稱。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泛指北方?!秹粝P談》:“諸越則桃李冬實,朔漠則桃李夏榮?!?/p>
蓬瀛:指蓬萊和瀛洲,都是傳說中的海上仙山,為仙人所居之處,后常指仙境。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