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湄河公園簡介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7-21
小湄河公園的概況
小湄河位于山東省聊城經濟開發區城區中部,全長約7公里,是聊城經濟開發區城區的一條綠化軟質景觀南北軸線,承載了生態環境保護、綠化景觀構成、市民休閑游憩及防洪排澇等多種功能。它是一片美麗的綠色屏障,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處放松和享受的地方。

小湄河公園的一期建設面積約1100畝,長約5公里,自九洲洼公園至牡丹江路區段。該區域經過規劃和建設,成為一個集生態環境保護、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景觀空間。
河道開挖:小湄河原河道較窄,河道開挖將中心水系疏通襯砌,確保防洪排澇功能。同時,兩側開挖成自然開闊水面,形成河內島嶼景觀,與人工濕地共同形成河、湖、島共存的自然景觀。
道路及亮化:結合小湄河公園整體景觀布局,河東岸鋪設寬5米、自然流暢、便于觀覽的車型干道。河西岸從遼河路至黃河路段鋪設5米的車行道,便于會館之間的通達,并穿插布置2-3米不等的景觀游園路,豐富交通、游憩功能,同時形成流光溢彩的亮化景觀。
人工濕地:工程建設在小湄河東岸,面積約100000平萬米,是以潛流濕地和表流濕地為主的生態凈化三萬噸工程。該工程將開發區污水處理廠按1級 A 標準排放的中水深度處理后,達到地表四類水標準,再用于九洲生態公園及小湄河景觀蓄水、綠化和農業灌溉、部分工業及城市雜用水。
節點景觀:貫穿于小湄河的六大道路節點打造多處景觀活動空間。依托人工濕地及山體布置景觀亭廊、景石小品、活動場地、游園路等,營造自然、愜意的觀賞、休想氛圍。

園林綠化:小湄河東岸以水、濕生植物種植為主,豐富主河道水面綠化,營造統一的生態、濕地景觀。逐步形成鳥類棲息的小環境。西岸以林木種植為主,喬灌草合理搭配,植物層次、色彩、季相、空間滿足景觀需求,形成不同區段的特色植物景觀群落。
休閑會館:為豐富小湄河公園的整體景觀結構,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以展示聊城文化、開發區企業形象,提升公園綜合服務。于遼河路一黃河路段河岸西側建設集文化、休閑、娛樂于一體的主題會館。東昌路以南河東岸建設一處生態文明展覽中心。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