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禮儀大全:鞠躬禮、伸掌禮、叩指禮等常見禮儀的詳解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7-17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禮儀是表達尊敬和謙遜的重要方式。在茶道活動中,禮儀不僅體現在言語上,也體現在動作和姿勢上。下面,我們將詳細介紹幾個常見的禮儀方式:鞠躬禮、伸掌禮、叩指禮、寓意禮。
一、鞠躬禮
鞠躬禮是茶道活動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種禮儀。它分為站式鞠躬、坐式鞠躬和跪式鞠躬三種。

1.站式鞠躬
站式鞠躬又分為“真禮”、“行禮”和“草禮”三種。“真禮”用于主客之間,表示對對方的真誠敬意。站姿時,將兩手漸漸分開,貼著兩大腿下滑,手指尖觸至膝蓋上沿,為止,同時上半身由腰部起傾斜,頭、背與腿呈近90°的弓形,略作停頓,然后慢慢直起上身,表示對對方連綿不斷的敬意。 “行禮”要領與“真禮”同,但雙手至大腿中部即行,頭、背與腿約呈120°的弓形。“草禮”只需將身體向前稍作傾斜,兩手搭在大腿根部即可,頭、背與腿約呈150°的弓形,余同“真禮”。
2.坐式鞠躬
若主人是站立式,而客人是坐在椅(凳)上的,則客人用坐式答禮。“真禮”以坐姿為準備,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前移至膝蓋,腰部順勢前傾,低頭,但頭、頸與背部呈平弧形,稍作停頓,慢慢將上身直起,恢復坐姿。“行禮”時將兩手沿大腿移至中部,余同“真禮”。 “草禮”只將兩手搭在大腿根,略欠身即可。
3.跪式鞠躬
“真禮”以跪坐姿為預備,背、頸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斜,同時雙手從膝上漸漸滑下,全手掌著地,兩手指尖斜相對,身體傾至胸部與膝間只剩一個拳頭的空檔,身體呈45°前傾,稍作停頓,慢慢直起上身。同樣行禮時動作要與呼吸相配,彎腰時吐氣,直身時吸氣,速度與他人保持一致。“行禮”方法與“真禮”相似,但兩手僅前半掌著地,身體約呈55°前傾;行“草禮”時僅兩手手指著地,身體約呈65°前傾。
二、伸掌禮
這是茶道表演中用得最多的示意禮。當主泡與助泡之間協同配合時,主人向客人敬奉各種物品時都簡用此禮,表示的意思為:“請”和“謝謝”。
三、叩指禮
叩指禮是以“叩首”為基礎進一步演變出來的,叩指也就意為著叩頭,最初的叩指禮較為繁瑣,后面漸漸被簡化,只需將手彎曲手指輕叩桌面便可,表示謝枕。
四、寓意禮
茶道活動中,自古以來在民間逐步形成了不少帶有寓意的禮節。如最常見的為沖泡時的“鳳凰三點頭”,即手提水壺高沖低斟反復三次,寓意是向客人三鞠躬以示歡迎。茶壺放置時壺嘴不能正對客人,否則表示請客人離開;回轉斟水、斟茶、燙壺等動作,右手必須逆時針方向回轉。左手則以順時針方向回轉,表示招手“來!來!來!”的意思,歡迎客人來觀看;若相反方向操作,則表示揮手“去!去!去!”的意思。
以上是茶道活動中常見的一些禮儀方式,希望能夠為您提供一些幫助。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