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活雜談

    客家經(jīng)典美食:“生啫”雞雜的獨特魅力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fā)布時間:2025-02-21

    今天咱們來嘗一道頗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客家的“生啫”。這道菜在當?shù)胤Q為jue,在粵語中發(fā)音類似zai。不過當我們用鍵盤輸入時,則需要打成“啫”字,其含義是烘干,因為制作過程中不加水,完全依靠食材自身的水分蒸發(fā)成熟,因此菜肴的味道格外濃郁。

    客家菜的起源與客家人在漫長歷史中的遷徙經(jīng)歷以及他們多居住于貧瘠山區(qū)的生活背景緊密相連。為了適應(yīng)這樣的環(huán)境,他們在烹飪時會大量使用鹽、油和火,而在所有用火技巧中,“生啫”是其中最為猛烈的一種。盡管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生啫”來源于西餐的鐵板焗菜,但實際上,在廣東地區(qū)還保留著鐵板“生啫”的做法。

    客家經(jīng)典美食:“生啫”雞雜的獨特魅力

    我第一次品嘗到“生啫”,是在二十年前跑時尚新聞的時候。當時東方賓利的姚戈先生經(jīng)常在福建和廣東舉辦模特大賽,因此有機會接觸到許多鮮為人知的美食,“生啫”就是其中之一。聽當?shù)氐拿襟w朋友說,在那些小店中,有些店家做的“生啫”特別出色,人們選擇這些店鋪時會看門口或屋后燒壞了多少砂鍋,因為“生啫”的烹飪過程中火候極其猛烈,有時一次兩次就能把砂鍋燒裂。

    不過近年來,用于制作“生啫”的砂鍋耐熱性有了顯著提高,這種挑選店家的方法便不再適用了。哈哈。

    “客堂”餐廳的“生啫雞雜”,則是這道菜中的佼佼者。它主要使用雞心、雞肝和雞胗作為食材,這些食材口感各有不同:雞心Q彈、雞肝綿軟、雞胗脆爽。將三種密度各異的材料在同一鍋中同時烹制,并且還是在完全生的狀態(tài)下進行“生啫”,難度非常大。比如宮保雞丁這種小炒菜里加入花生或夏威夷果,就很容易失敗,原因在于食材之間的差異太大。然而,“生啫”卻必須一次性將所有原料放入鍋中,一氣呵成完成烹飪過程,所以完全依賴于廚師的經(jīng)驗和技巧。

    這樣一道美味的“生啫雞雜”,搭配米飯食用,香氣撲鼻,令人回味無窮。如果你對這道菜感興趣的話,不妨親自嘗試一下吧!

    客家經(jīng)典美食:“生啫”雞雜的獨特魅力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