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鹽水鵝:千年傳承的佳肴,揚州人的味蕾記憶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5-16
揚州鹽水鵝,揚州人的至愛佳肴:
- 歷史傳承:其淵源可追溯至上古唐宋時期。唐代詩人姚合在其《揚州春詞》中描繪了當時的揚州風光:“翠竹遍野,家家戶戶養鵝”。元末明初的倪瓚在《云林集》中所提及的“云林鵝”可能就是其早期的形態。而清代顧仲所著的《養小錄》中記載的“封鵝”制作方法與現代鹽水鵝的制作手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鵝只挑選:一般選用生長周期至少一年,甚至長達兩三年的農家散養、以谷物為食的鵝。這樣的鵝肉質地緊實,香氣濃郁。

- 營養價值豐富:鵝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以及鈣、磷、鉀等礦物質。其蛋白質含量高于鴨肉、雞肉、牛肉和豬肉,脂肪熔點低,易于消化吸收。此外,鵝肉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還具有益氣補虛、調和脾胃、止渴生津等功效。

- 食用方式多樣:鹽水鵝可直接切塊食用,以品味其原汁原味;亦可將鹵汁與鵝肉搭配,提升口感;還可蒸煮后食用,使肉質更加鮮嫩,香氣更濃郁。此外,加入青椒、洋蔥等配菜爆炒,可創造出豐富的口味。
- 保存方法:短時間內食用時,可以常溫保存于避光通風處。如需長期保存,可將鹽水鵝放入冰箱冷藏室,將溫度調節至0-5℃左右,一般可保存2-3天;若要長時間保存,則應放入冷凍室,但需要注意的是,冷凍后的口感可能會有所下降。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