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冬至必吃美食大比拼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布時間:2025-04-05
每年當太陽運行到黃經270度時,便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日。在中國古代,冬至不僅是重要的節氣,也是官方和民間的重要節日。朝廷會放假,軍隊停止行動,邊塞關閉,民間也有三天的假期,商店歇業。在澳門,人們常稱冬至為“大過年”,其重要性甚至超過春節。內地家庭多選擇在家慶祝,而在香港和澳門,人們則更傾向于在家中或中式酒樓享用冬至飯。 冬至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是廣東特色的燒味,如白斬雞和脆皮燒肉。白斬雞因其雞肉鮮嫩,搭配姜蔥蓉去腥提香,寓意著大吉大利的好運。而脆皮燒肉的紅亮酥脆則象征身體健康,無病無災,尤其受到老年人的喜愛。兩地雖然做法稍有不同,但在冬至這天享用這兩種美食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盆菜也是冬至時節的一道重要菜肴。起源于香港新界的客家圍村,盆菜最初是平民食物,但隨著時間推移變得越來越精致講究。它由六層不同的食材組成,包括海鮮、炸門鱔、魚丸、枝竹、魷魚、冬菇和蘿卜等,每一層都吸收了湯汁的精華,味道層次豐富,象征著家庭團圓和吉祥如意。 蛇羹則是一道充滿陽剛之氣的冬至菜式。在清朝末年,由最后一科進士江太史發揚光大。它以藥材熬制的湯底加入蛇肉、配料烹煮而成,佐以檸檬葉絲和薄脆食用,味道鮮美,具有御寒的效果。在香港,蛇羹通常作為湯品上桌,而在澳門則常常搭配糯米飯,內含臘腸、潤腸等傳統食材。 馬介休球是冬至時節在澳門特別受歡迎的一道菜式,體現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它是由葡萄牙腌制的鱈魚制成,炸成球狀,口感香脆,帶點咸味,深受本地人和外國游客的喜愛。尤其是在有葡裔人士或土生葡人在場時,馬介休球更是不可或缺。 冬至不僅是慶祝團圓的日子,也是傳統節日和節氣帶來的食物文化的交匯點。這些特殊的菜肴不僅美味可口,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義,成為了冬至這個特殊日子里的重要組成部分。(作者為澳門高校餐飲旅游助理教授)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