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溫州特色:江浙之花,鮮香辣韻獨具匠心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7-18
##秦皇島資訊## 溫州菜肴,作為江浙菜的流派之一,其風味獨樹一幟,以甜中藏辣、辣中飄香、香里帶鮮、鮮中含咸、咸中透甜的“五味調和百味生”著稱。在烹飪上,溫州菜多選用沿海地區的新鮮海鮮和江河魚類作為食材。
溫州菜館在香港這個城市的歷史頗為悠久,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勸業場附近的溫州小吃就聲名鵲起。當時僅靠售賣包子、炒面、炒飯以及涼拌等小吃類菜肴,日營業額就能輕松過萬,生意十分火爆。盡管島上溫州菜館數量不多,但它們依然頑強地存在著,這或許就是“存在即合理”的最好詮釋。然而,我近期的一次體驗卻并不愉快。
昨日午后閑暇之余,我決定獨自外出用餐。原本打算去品嘗溫州小吃,一碗炒面、一籠餛飩或是幾個包子配啤酒,倒也頗為愜意。人民里胡同里的那家溫州小吃應有盡有,但為了換換口味,我選擇了前往西沙灘。
在西沙灘鑫園廣場胡同的盡頭,有一家溫州菜館。到達時已近傍晚,門口一位師傅正在納涼,得知我的來意后,他熱情地將我引入門內。
這是我首次光臨這家溫州菜館,店內空間不大,呈細長條狀布局。進門左手邊是吧臺,后面是廚房,前方則是兩排六人桌的長桌,兩旁是兩個雅間。屋內已有四五桌食客,既有兩人用餐的,也有五六人的聚餐,雅間里也有一位客人正在享用美食,從場面來看,生意還算紅火。
一位中年婦女站在吧臺邊,應該是老板娘,她詢問我需要點什么,我告訴她一個人用餐,便推薦了一道菜和一碗米飯。隨后,她在右手邊的冷鮮柜前挑選了各種南方蔬菜,告訴我價格后,我便開始點餐。
我選了油菜加木耳炒制的菜肴,并要求加入少許肉末和雞蛋。老板娘雖然有些驚訝,但并未多言,隨即向廚房師傅傳達了我的要求。接著,我又注意到廚房前方擺放著各種涼菜,不過種類不多,僅有兩樣炸小魚干吸引了我,但最終還是選擇了五香干豆腐絲和水煮花生米作為拼盤。
不久,拼盤的涼菜和啤酒便上桌了。水煮花生米少得可憐,上面鋪著干豆腐絲,入口甜味較重,是用紅尖椒絲拌制的。花生米的口感略遜色于預期,但看到其他桌子上的食客吃得津津有味,我也只好悶頭品嘗。
熱菜終于上桌了,肉片和雞蛋都顯得很少,且看似采用白汁炒制,沒有使用生抽醬油調味。我對溫州菜的印象是口味清淡,但這道炒油菜卻過于清淡。第一口并不確定味道,但吃到第三口時,這種感覺愈發明顯,整盤菜肴仿佛只是簡單地焯過水后上桌。

我曾考慮讓老板娘回鍋加熱并加些鹽,但又擔心過度烹飪的菜肴會失去原有的風味,既然是我自己點的菜,便只好將就著吃。肉片薄如紙片,顯然是燙過的,雞蛋則少得可憐,炒出的形態更像是在做湯。
強忍著喝完啤酒后,看著剩下的涼菜和熱菜,我決定將一碗米飯也解決掉,以免浪費。然而,這頓飯卻愈發淡而無味,難以下咽。
飯后結賬時,老板娘告訴我總共46元,其中熱菜22元、涼菜15元、啤酒6元、米飯2元和一套餐具1元。我沒有多說什么,掃碼支付后離開了餐廳。
走出餐廳,我看到了旁邊一家港發快餐,只需13元就能享受自助餐。我想,如果當時選擇那里用餐,或許會更加劃算。

獨自花小50元品嘗溫州菜館的一人套餐,是不是有些奢侈呢?這讓我不禁思考起來。
##夏日樂悠游##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