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姚墅鄉民在山上突遇老虎,虎一個劍步撲倒了他,利爪抓傷臉頰血流不止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4|發布時間:2025-07-20
在清朝時期的一個姚墅村落,山間小道上發生了一起驚險的遭遇戰。一位村民在山中行走時,不慎與一只猛虎狹路相逢。那虎如離弦之箭,一躍而上,利爪猶如鋒利的刀刃般劃過該鄉民的臉上,鮮血直流。他當場暈厥,人事不知。老虎將他拖至一處下洼之地,用口中的木柴和樹枝掩蓋起來,隨即大搖大擺地離去,仿佛在宣告這片土地的主權。這猛虎究竟有何企圖?
不久,那位鄉民任某從昏迷中蘇醒過來,他發現自己身處于那處下洼坑中,衣物上沾滿了斑駁的血跡,臉頰上的疼痛感令人難以忍受。慶幸的是,他的意識清醒,盡管手腳顫抖,他還是掙扎著爬出了坑洞,藏匿于一棵枝葉茂密的大樹之上,心中憂慮老虎隨時可能歸來。

不久,那只猛虎帶著一頭豹子再次出現。它們走近洼坑,只見樹枝依舊,人卻不見蹤影,老虎不禁感到失望,而豹子則轉身欲離去。任某在樹上目睹一切,心中更是恐懼萬分,他意識到,老虎之所以未立即吞食自己,原來是想找來同伴共同享用這頓美餐。
就在此時,豹子似乎也感到了饑餓,它望向帶血的衣服,眼中露出渴望之色。而老虎則試圖阻止它離去,繼續尋找那失蹤的“獵物”。它們四處搜尋,從山頭到洼地,從樹叢至荊棘,無一遺漏。然而,當它們再次回到原地時,豹子已經忍耐不住,它突然轉身,狠狠咬向老虎的脖頸,后者毫無防備之下,倒在地上死去。

目睹這一切的任某終于安全著陸,他帶著死去的猛虎疲憊地返回了家。他將虎皮獻于家族祠堂,作為神褥;將虎肉分給了鄰里。當他在眾人面前講述這段驚險的經歷時,無不嘖嘖稱奇,認為這是他平日里的善良所獲得的福報。

盡管任某逃過一劫,但他的臉上仍留下了深刻的爪痕,令人震驚。經過兩個月的休養,他的身體才得以恢復。此后的歲月里,他更加謹慎行事,對父母、兄弟以及子侄都充滿了慈愛,對待鄰里更是如同家人一般。他深信,命運對他不薄,他也應以善意回報他人。

這個故事《虎口余生》出自清朝慵訥居士的作品集《咫聞錄》。慵訥居士游歷半生,收集了各地的民間傳說、時事奇聞,編纂成這部作品,在當時廣為流傳。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