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統對夾與赤峰小米的美食傳奇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7-18
赤峰的小米對夾是這座城市的一張名片,擁有百年的歷史與獨特的風味。
1917年,河北人蘇文玉父子來到赤峰謀生。他們將老家“驢肉火燒”的靈感融入當地哈達火燒工藝和宮廷御膳熏肉技術中,經過多次嘗試和改良,終于創造出小米對夾這一美食。
制作餅皮的過程精細復雜。首先用面粉、水和油調制面團,醒發后搟成薄餅狀,并均勻涂抹上酥油或豬油與小米面混合而成的小米油酥。卷起的面團被切分成小塊,再揉圓放入烤爐中煎烤。在即將熟透時刷上一層油,使其更加香脆。
熏肉是小米對夾的靈魂所在。選用肥瘦相間的五花豬肉慢煮至七成熟,然后用紅糖和松木進行熏制,使得肉質既香而不膩,又瘦而不柴,焦香四溢。

小米對夾的外皮酥脆得益于“杈子燒餅”的傳統工藝。剛出爐的小米對夾會再次涂抹上酥油拌著糜子面,并放回爐中用微火重烤,使得其外表變得金黃誘人、層次分明。

熏肉切片與酥脆的外皮相遇,口感豐富多樣。當咬下一口時,“咔嚓”一聲,酥脆的外皮在口中散開,那美妙的感覺瞬間征服了味蕾。
赤峰的小米對夾店鋪服務周到、熱情好客。店內除了提供現場制作的對夾之外,還會搭配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或一份鮮美的紫菜湯,讓顧客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2018年,小米對夾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此舉極大地促進了赤峰市文旅消費的發展。如今,許多老字號店鋪依然堅守著傳統工藝和獨特風味,吸引著眾多食客前來品嘗。
小米對夾不僅僅是一種美食,它還承載著赤峰人民的記憶與情感,向外界展示這座城市獨有的魅力。在未來,相信這一美食會繼續傳承下去,并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