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寧全城的扁桃欠收,于是整座城市缺少了一年一度的雨果節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7-18
2019年南寧市的扁桃產量極低,因此整座城市未能如期舉辦一年一度的傳統雨果節。
每當這個時節,成熟的扁桃本應遍布街頭巷尾。然而,南寧市民依然保持著對咸味美食的喜愛,而新鮮芒果成為了替代品之一。我記得多年前,我在青秀山與一位朋友一同燒香祈福,并邀請她品嘗用辣椒粉和鹽拌制的生芒果粒,當時她感到十分驚訝。
談及這座城市的包容性,南寧無疑是出了名的寬廣胸懷。正因為如此,這座城市也缺乏獨特的個性特征,但這也使得這里的人們更加閑適自在。
白天在南寧最吸引人的莫過于各式各樣的米粉了,這個城市對粉的喜愛是無與倫比的。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找到不同種類和風味的米粉店,每一種都有其忠實的追隨者。
盡管夜幕降臨后,人們更多地轉向各種肉類小吃,但夜晚同樣豐富多彩,各種美食輪番登場,滿足著食客們對美味佳肴的追求。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這座城市總能用不同的美食讓人心生向往。
提到烹飪藝術,我們不僅關注食材本身和制作技藝,更重要的是那些賦予食物生命力的大廚們。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老派廚師形象是穿著白色制服、在廚房里指手畫腳的師傅。實際上,90后的年輕人同樣能成為出色的大廚。
兩位年輕女性大廚的故事令人鼓舞,她們將生活中的靈感和創意融入烹飪之中,從而創造出無數美味佳肴。
我們探訪了近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的“米味”餐廳,想要了解這些90后年輕人是如何引領南寧美食潮流,并為新一代廚師樹立典范的。
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印記。對于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90后來說,他們往往被視為依賴性強、個性張揚的一代人。正是這種特性激發了他們的商業直覺和創意想法。

盡管年齡尚輕,但她們憑借家族的傳統烹飪經驗和研究背景,將現代生活方式與傳統烹飪技巧巧妙結合,詮釋著新一代南寧美食文化的精髓。
老一輩的南寧人都清楚,過去的飲食選擇相對有限。那時只有幾種米粉可供選擇:卷筒粉、生榨粉和老友粉。傳承并發揚這些經典口味就是姐妹倆創辦“米味”的初衷之一。
她們嘗試以年輕人的方式重新詮釋傳統的南寧風味,將這些傳統美食產品進行現代化的包裝與創新設計,使其煥發出新的活力。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米味”餐廳從源頭上嚴選各種食材。無論是用于制作卷筒粉、煮粥還是蒸飯的大米都經過精心挑選,確保每一道菜品都能呈現出最佳風味和口感。

“米味”的產品線涵蓋五大類別:卷筒粉類、米粉類、粥品類、米飯類以及火鍋系列。
餐廳的招牌菜之一是“十六味雞肉粉”,使用的是產自中越邊境地區的走地雞,再搭配16種秘制香料和調味品慢燉六小時而成。湯色清澈透亮,肉質鮮嫩多汁,既滋補又暖胃。
干拌米粉同樣是南寧人的最愛,“冰梅干撈酸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這道菜在冬夏兩季都非常受歡迎,搭配秘制叉燒,口感清涼滑爽。除此之外,這里還有秘制牛腩粉、扣肉粉和豬腳粉等選擇。
粥品是兩廣地區人們喜愛的傳統美食,“米味”自然不會缺席這一類別。除了常見的皮蛋瘦肉粥和芥菜瘦肉粥外,還有一款獨特的“粟米粥”。這種粥采用廣西岑溪特有的龍爪粟制作而成,具有清甜爽滑、綿軟細膩的特點。

米飯系列是餐廳的重點之一,這里不僅有各種鹵味菜品。比如自家秘制的鹵豬腳、鹵鴨掌和鹵雞腎等,每一道菜都香氣四溢,讓人垂涎欲滴。
如今餐飲行業競爭激烈,南寧人對于美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米味”這樣的年輕團隊憑借對傳統口味的獨特理解和創新精神,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