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廚房日記近期瑣碎食光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7|發布時間:2025-09-07
抖音美食分享:我的廚房日記
地方特色美食推薦,與你共享生活點滴
你是否曾感到情緒的困擾?突如其來的憤怒、揮之不去的憂傷、深不見底的焦慮,如同狂風般將平靜的生活撕得粉碎。我們常常抱怨他人,也自責不已:為何如此不成熟?為何如此脆弱?為何無法控制情緒?
然而,你有沒有想過,或許情緒并非敵人,它們只是迷失的孩子,向你發出內心的求救信號。

在圓滿的智慧中,情緒不是需要被壓抑或消滅的東西。正如天空中的云彩、湖面的波浪,它們來去自如,本就順應自然。真正的問題,從來不是情緒本身,而是我們對它的固執。
當我們面對“憤怒”,立刻貼上負面標簽:“這不正確!”“我不該如此!”然后抗拒和推開它,結果卻是情緒變得更加強烈。或者,我們沉浸其中,反復回憶那些傷害我們的言行,痛苦加深,愈發無法自拔,這并非經歷情緒,而是在滋養它們,使它們成為束縛自己的猛獸。
然而,圓滿的智慧教導我們:不要急于評判,也不要立刻反應。當情緒升起時,先停下來,如同一個安靜的旁觀者,觀察它。
你是否有這樣的體驗?在憤怒襲來時,不去想對方的可惡、事情的不公,而是輕輕問自己:“這個‘我’為何生氣?這股情緒從何而來?它有何模樣?它真的有一個不變的‘我’承受著嗎?”
你可能驚訝地發現,當你真正審視時,那個“我”似乎消失了。你找不到一個真實存在的“我”在憤怒,也找不到一個永恒不變的“憤怒”發作。它只是一陣能量、一波波動,如同風穿過山谷,來去自如。
在這股波動背后,是一片寧靜的海洋,從未動搖。那就是你的心性,原本清凈、圓滿具足的自己。情緒只是海面上的浪花,無論多么洶涌,都無法改變海洋的深度與廣度。
圓滿的智慧告訴我們:不要消除情緒,而是認識其本質。當你真正認清憤怒的當下,它已不再是純粹的憤怒,而是一種覺知的燃料。悲傷降臨,不必害怕,靜觀它,它會帶你深入內心的柔軟;焦慮來臨,不要逃避,安住其中,它會提醒你:你過于執著于未來,忽略了當下的呼吸。
每一次情緒的升起,都是與真實自我重逢的機會。它在告訴你:你過于在意他人的看法,過于害怕失去,過于渴望控制一切……這些皆是“我執”在作祟,那個總是想保護自己、證明自己、放大自己的“小我”。
然而,這個“我”,真的存在嗎?
當你靜下心來,如同照鏡子般審視自己的內心,你會發現:念頭來了,你不是念頭;情緒來了,你不是情緒;身份、角色、成就、失敗……這些都不是你。你只是那個“知道”它們存在的人。
這個“知道”,就是圓滿所說的“本覺”——它始終存在,不生不滅,不增不減。它不需要你去修行,也不需要你去證明。它存在于你的每一次呼吸中,每一次覺察中,悄然顯現。
因此,別再與情緒抗爭。試著對自己溫柔一些。當情緒來臨時,不要急于自責,而是輕聲說:“哦,你來了。謝謝你提醒我,我又忘記了活在當下。”
然后,回到呼吸,回到身體,感受此刻腳踩在地面上的踏實。在這一念的安住中,狂風會停息,烏云會散去,你會看到:原來你從未受傷,也從未缺失。你本就圓滿具足,如同天空般遼闊,如明月般清澈。
這并非逃避,而是最勇敢的面對。這并非麻木,而是最深層次的覺醒。
愿每一次情緒的波動,都能照亮你的內心世界。愿你在紛擾的世界中,始終記得:
你不是浪花,你是浩瀚的海洋;
你不是云彩,你是無邊的天空;
你不是那個苦苦掙扎的“我”,你是無邊無際、自由自在的覺性本身。
活在當下,安住本心,這就是圓滿的智慧,也是你此生的歸宿。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