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知識,必知必會!賣紅木家具,不吃虧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7|發布時間:2025-07-22
1、黃花梨(降香黃檀)
學名降香黃檀,《紅木》國標中的香枝木類,俗稱黃花梨、海南黃花梨、老花梨。氣干密度0.82~0.94g/CM3,木紋自然流暢、質地細密溫潤,木色瑰麗動人。
明清家具傳統名貴用材,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一書中指出:中國最好的明式家具都是用黃花梨制作的。目前來說,黃花梨是明清家具拍賣和原料價格最高者。
原料價格從每斤1萬+的老料、大料、野生料,再到每斤幾百至幾千的新料、小料、邊角料,跨度極大,但總體來說無疑是目前紅木中價格最高的。.

2、小葉紫檀(檀香紫檀)
學名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主產于印度安德拉邦。《紅木》國標紫檀屬--紫檀木類中唯一的樹種,也是中國傳統概念中唯一的“紫檀”。
名貴紅木市場上毫無爭議的帝王之木、木中之王。小葉紫檰在歷史上的價格曾長期高于黃花梨,但2000年之后,黃花梨暴漲,紫檀的價格目前已居于黃花梨之下,名列第二。
普通料的價格目前基本在每斤300元+的水平,家具料大多在每斤400--500元,特大料或滿瘤、滿星等特殊料質的按品單議,從幾百到幾千一斤的都有。.

3、大紅酸枝(交趾黃檀)


學名交趾黃檀,《紅木》國標黃檀屬--紅酸枝類,俗稱大紅酸枝。清未民國期間舊稱“紅木”,也是“紅木家具”一詞的來源。因其“具溫潤、勻質地、聲舒暢、并剛柔”的特性而備受國人青睞。
與花梨(黃花梨)、紫檰(小葉紫檰)被并稱為三大貢木,也是明清家具用材中最名貴的“老三樣”之一。因為規格、品質、產地的不同,大紅酸枝原料的價格也是千差萬別,市場上常見的通貨價大多在20--30萬噸,大料、長料、板料則按根、按塊、按品單議,折合噸價經常在百萬以上。
隨著大紅酸枝近幾年的一路猛漲,以上這“老三樣”均已羽化成仙,進入定制收藏,基本退出了紅木家具的現貨市場


1、紅酸枝(巴里黃檀)
學名巴里黃檰,《紅木》國標紅酸枝類木材。7大傳統紅木用材之一,晚清民國期間作為大紅酸枝的替代用材而被引入國內,舊稱新紅木(花枝)。
一般在原木市場上多俗稱其為“花枝”或“花酸枝”,但在紅木家具市場上,大多數商家都會把巴里黃檰的家具稱為“紅酸枝”。料徑普遍偏小,多在20公分左右,比大紅酸枝的常見的等級還要小,木頭的噸價從2萬多到4萬多較為常見,大口徑方料的價格可達到5-7萬。.
2、白酸枝(奧氏黃檀)
明清7大傳統紅木用材之一,清未民國時期與巴里黃檰一起大量被引入國內,舊稱新紅木(白枝)。現俗稱白酸枝,在木材市場上,多被簡稱為“白枝”。紋理差異較大,有些極好,有些平淡。市場普遍認為瓦城的白酸枝最好,其中有些絢麗的確實與黃花梨很接近,做成小件后,經驗不足的話很難分辨。
白酸枝常有魚鱗紋,黃花梨沒有
3、緬甸花梨(大果紫檰)
學名大果紫檰,俗稱緬甸花梨,氣干密度(12%含水率):0.80~1.01克/立方厘米。七大傳統紅木用材之一,舊稱草花梨,晚清民國期間作為黃花梨的替代用材引入國內,當今紅木市場的中流砥柱。
根據現在的市場行情,緬甸花梨常規料根據品相徑級不同,價格大多在2.2--3.2萬一噸之間。特大料可以達到每噸5萬以上,精選特殊紋理的原木、方料、板料也都是按品相單獨論價,折合噸價的話經常能達到10萬--30萬。
作為傳統用材,大果紫檰在紋理、氣味、密度、穩定性方面綜合都較為理想,并且材色正,幾無缺陷。成品價格比紅酸枝、白酸枝的要低,中檔紅木家具市場上絕對的主力和潛力股
接上,非國標紅木就不上榜了,它們中的血檰,小葉紅檰,小巴花等等屬非洲硬木類,材料沒有過萬一噸的
4、印尼黑酸枝(闊葉黃檀)
《紅木》國標中的黑酸枝類,俗稱印尼黑酸枝。主產于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地,目前主要從印度尼西亞進口。氣干密度跨度區間較大,氣干密度(12%含水率):0.75--1.04克/立方厘米,而紅木國標規定的黑酸枝標準為氣干密度大于0.85克/立方厘米。基本都是薄板、精方、套料、半成品、白坯進口,原木相對較少。

木質以黑褐色為主,成品大多漆飾成紅色。近幾年闊葉黃檰家具銷量可觀,市場關注度也很高,是近幾年紅木家具市場的新寵。前幾年因生產廠家較少,家具價格普遍高于緬甸花梨,隨著生產廠家的增多,現在的售價已與緬甸花梨持平,在中檔紅木市場與緬甸花梨并駕齊驅
5、非洲花梨(刺猬紫檰)
學名刺猬紫檰,俗稱非洲花梨木,主產于熱帶非洲西部國家,氣干密度:約0.85克/立方厘米。原料價格不高,因為產地、規格、氣味不同,原料價格同樣有跨度,正常噸價在4500--9000之間。
成品的價格也非常親民,一套沙發的價格大多才兩萬多,完全就是實木家具的價格。勝在價格實惠,紋理具張力,又是國標紅木中的樹種,目前是大眾級紅木家具市場的絕對主力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