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農業諺語:立秋雨水喜,處暑雨憂愁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8-29
掌握古語中的農業諺語,增加知識積累
在不同的節氣中,有許多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的俗語。比如,在"處暑"這一天,人們常會提到“立秋有雨人歡喜,處暑下雨人憂愁”這句話。
立秋時節的雨水讓人喜悅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標志著農作物進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生長階段。在這個時候降雨,不僅能夠給土地帶來寶貴的水分,還能為農民們帶來希望和歡樂。
補充土壤中的水分:在立秋之際,像玉米、水稻和大豆這樣的作物正處于它們生命中最旺盛的時期,對水的需求量很大。這時候下雨可以及時地滋潤土壤,滿足這些植物生長發育的基本需求,有助于果實或籽粒達到飽滿的狀態,為即將到來的大豐收奠定堅實的基礎。
緩解炎熱天氣:盡管立秋之后氣溫通常會有所下降,但在某些地區依然會有“秋老虎”的現象出現,導致溫度仍然很高。此時的降雨可以有效地降低地表溫度,減少因高溫干旱造成的植物損傷,比如葉片萎蔫或者灼傷等,并改善田間的微氣候條件,有利于作物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優化土壤結構:雨水能夠使土壤變得更加松軟,增強其透氣性和保水性,為微生物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這有助于加速土壤中養分的分解與釋放過程,從而提高土地肥力,為農作物創造更適宜生長的條件。

處暑時降雨則讓人擔憂
當“處暑”到來之際,標志著炎熱夏季即將結束。然而,此時如果出現大量降水,則會對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產生負面影響,導致人們感到憂慮。
影響秋作物成熟:進入"處暑"時節后,諸如棉花、玉米和水稻等農作物逐漸接近收獲期。過多的雨水會導致田間濕度增加,從而阻礙這些植物正常成熟,并可能引起霉變或倒伏現象,降低產量與品質。
增加病蟲害風險:持續性的陰雨天氣會提高田間的空氣濕度并使氣溫下降,這為各種作物病害和害蟲提供了生長繁殖的良好環境。例如,水稻容易遭受稻瘟病、紋枯病等疾病侵襲;同時也會出現諸如稻飛虱和螟蟲之類的蟲害問題。
阻礙農事活動:雨天往往會使田間小路變得泥濘不堪,給農民從事秋收作業以及進行新作物播種等工作帶來諸多不便。這不僅增加了勞動強度和復雜性,還可能導致錯過最佳耕作時機。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