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眼中的香港,與深圳有何區別?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7-18
以前一直聽說香港沒什么值得去的,跟深圳沒法比,每次說想去香港旅游,都會被別人勸著不要去。說那里又老又舊,消費又高。
我還是在4月底去了一次香港。真的給我無限的感慨。首先這里的消費確實很高,一碗粉20-60港元不等。隨便一樣小吃就是20元起步。這對我們大陸人真的很不友好,因為我們的工資低。
但是在香港瞎逛了幾天,我的感覺就是,香港真的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城市,中外文化大交融的地方。在屯門,旺角東這些遠離市中心的地方,你能體會到真正當地的市井生活,這里很多小店是保持著老香港的感覺,這種感覺只能你親自來體會。
在尖沙咀你又能體會到國際性都市的感覺,走在街頭,給你一種身在國外的感覺,來往穿梭的外國人和極具富有國外特色的路標。很多人覺得去香港沒有歸屬感,不像去國內其他地方旅游,總會找到一絲熟悉的中國特色,證明這是在我泱泱華夏。
在香港,這種感覺微乎其微,甚至沒有,我想因為香港建筑本身就很國外,沒有夾雜多少中國元素,尤其是維多利亞港。還有是語言問題,他們普及的是英語和粵語,中文其實是排第三的,他們英語的普及度幾乎是100%,無論男女老少,連孩子的啟蒙讀物,繪本都是英文的。
在香港,車子駕駛室是在右邊,水果店用的單位是磅,標價說明用的是英文,沒有一點英語基礎的人,真是一點看不懂。服務員跟你交流會先用粵語,你聽不懂,才切換到中文。這對我們大陸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這次跟對象去香港,在麥當勞自助點餐的時候,中文點餐的機子有好幾個人排隊,我們為了快捷,用的是英文機子,我就充當了翻譯的作用。這也許是我們大陸人去香港旅游的一個小體驗吧。
相較于深圳,我覺得香港更適合老外生活,生活方式更符合外國人的習慣,高薪的工作,無障礙交流,溫濕的氣候,包括食物的烹飪,都有股濃濃的外國風味。吃個早餐都給你配塊烤面包,不太適合大陸人的口味。
在香港,你可以吃到正宗的印度咖喱風味的食物,因為香港有條印度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也可以吃到高級法餐,還有隨處可見的本地小吃(其實沒那么好吃)。香港寸土寸金,酒店都很小,500多塊的酒店沒有牙刷梳子這些配套設施,這也許是我們大陸人去香港旅游的一個小挑戰吧。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