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味秘籍:四月正當季的鮮嫩毛豆,小孩吃得吮手指,簡單一炒超下飯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7-18
四月中旬,正是享受新鮮毛豆的美好時節。在廣東的春天中,吃毛豆的機會相對較少,但在江南地區,只需隨意撒下種子,即可期待沉甸甸的收成。那翠綠而帶有絨毛的一顆顆豆果,寸半長左右,每三五粒果實聚集于一個豆夾之中,無疑令人喜愛。
在忙碌的農事中,只需使用鐮刀輕輕割上幾刀,便能收獲一盤美味佳肴。毛豆的烹飪方式多樣,無論是剝殼清炒、與瘦肉同燉、或是燜煮排骨,亦或是最原始的帶殼辣炒法,都令人垂涎。

假期里回鄉下探訪時,沿用了江南地區傳統的帶殼炒法制作了一大盤菜肴。大人小孩聚集在院子里,孩子們竟吃得津津有味,甚至邊吃邊吮手指頭,紛紛要求再做一盤。
經典的帶殼炒毛豆步驟如下:

- 摘取新鮮的毛豆,洗凈豆夾上的絨毛,剪去兩頭尖銳部分,以便于烹飪時更好地入味。
- 準備姜、蒜切蓉,小米椒切粒,少許辣椒末和胡椒末。同時備好八角三顆。
- 在旺火上加熱足夠的油,加入生姜、大蒜、小米辣以及八角,炒至香味四溢后,放入毛豆夾翻炒均勻。
- 撒入適量的鹽,并加少量水,蓋鍋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燜煮五分鐘。最后起鍋前灑上少許辣椒粉和胡椒粉,再淋上香油即可。
這盤鮮辣爽嫩的毛豆炒菜在歡聲笑語中瞬間被大人小孩一掃而空。
毛豆是未完全成熟的黃豆,在生長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獨特的食材。相比成熟后的黃豆,毛豆更鮮嫩,但不如后者飽滿。

一顆黃豆從萌芽到成熟大約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其食用方式也多種多樣,從豆芽、青豆(即毛豆)到黃豆本身,每一步都可能發展出豐富的食品。豆漿、豆腐、豆渣等由黃豆制作而成的美食不勝枚舉,滿足了人們對不同口感的需求。
毛豆富含維生素,無論是作為菜肴的一部分還是加工成帶殼的小吃,都是優質的食材選擇,既可食用亦可烹飪出各種美味佳肴。
這讓人不禁想起魏晉時期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三》中的一段詩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在現代生活中,回鄉種植豆類,從豆芽到毛豆再到收獲成熟的黃豆,每一步都充滿了滿足感。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