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外賣”文化你知道多少?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7-22
古代的餐飲速遞:唐朝的“美食快遞”
在繁華的北宋畫卷《清明上河圖》之外,唐代的長安城已悄然孕育了"外賣服務"的雛形。據古籍《酉陽雜俎》中的記載,在唐德宗時期,有一次官員吳湊被緊急任命為京兆尹,由于時間緊迫,他直接在街邊的酒肆訂購了一套“即食套餐”來款待賓客。更令人驚訝的是,當時的酒肆不僅提供餐飲,還有一支專業的"外賣團隊",那些被稱為“提食盒奴”的伙計們,會用炭火保溫食物,穿梭于大街小巷,確保送達時的食物仍然熱氣騰騰。
明武宗的皇家動物園奇觀
明朝正德皇帝在紫禁城西華門內設立了一個名為“豹房”的地方,而這個“豹房”并非僅僅局限于豹子。據葡萄牙使者所述,這位愛好玩樂的君主飼養了白虎、鷹隼甚至是長頸鹿等稀有動物,并且他甚至還訓練了一支由這些動物組成的“宮廷儀仗隊”。在上朝時,甚至會有大象被裝飾后敲擊銅鐘開道。最令人捧腹的是,一次朝會上大象突然失控,文武百官慌忙逃散的場景,被朝鮮使者記錄在《燕行錄》中。
乾隆時期的科舉傳奇:拾金“狀元”
在清朝乾隆年間,發生了一樁頗具戲劇性的科舉故事。一名名叫王云錦的舉人在元宵節撿到一張寫滿八股文范例的紙條,他并未多想就將它放入袖中。沒想到的是,會試題目竟然與那張紙條完全一致!當他緊張地按照紙條內容答題并成功中榜后,才得知那是考試官員不慎遺失的押題卷。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不但沒有責罰,反而大笑稱:“這是天意!”王云錦因此事升至禮部侍郎,人們戲謔地稱呼他為“拾遺狀元”。
以上故事均基于《酉陽雜俎》、《萬歷野獲編》等古籍以及中外使臣的筆記,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趣味性的歷史再現。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