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城市交通無障礙服務新標準:提升殘疾人出行便利性的雙重國標實施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7-21
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無障礙設施建設與服務,對于提升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出行便利性至關重要。為了進一步優化這一領域的發展,交通運輸部組織編制的兩項國家標準——《城市軌道交通無障礙運營服務規范》(GB/T 44718—2024)和《城市公共汽電車無障礙運營服務規范》(GB/T 44724-2024)已經獲批發布,并將于2025年2月1日正式實施。
這兩項國家標準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在城市公共交通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服務方面將迎來更加系統和嚴格的標準體系。這不僅是對現有公共交通服務水平的提升,更是對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推動,旨在通過規范化的標準操作,提高特殊群體的出行安全感和幸福感。
《城市軌道交通無障礙運營服務規范》和《城市公共汽電車無障礙運營服務規范》兩項標準的實施,將確保城市軌道車輛和公共汽電車輛的硬件設施,如站臺、車廂、扶手等,都能夠滿足不同乘客的需求。例如,站臺的高度與列車門的高度應保持一致,方便輪椅使用者上下車;車內應有明顯的無障礙標識,以及為視障人士提供的觸覺引導帶等。

此外,這兩項標準還涉及到服務流程的規范,比如對乘務人員的培訓,確保他們能夠提供專業的無障礙服務指導和幫助。同時,對于特殊乘客的需求響應時間和處理效率也提出了明確要求,以保障他們在遇到困難時能得到及時的支持。

標準的實施還將促進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的智能化發展。例如,通過智能系統實現對車輛到站時間的精準推送,為行動不便的乘客提供預約乘車服務等,這些都將極大地提高無障礙出行的便利性。

這兩項國家標準的發布和實施,不僅是對現有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的一次重要升級,也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的重要舉措。隨著標準化的逐步深入人心,未來我國的城市公共交通將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更好地服務于所有乘客,特別是那些需要特別關照的無障礙出行者。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