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友人體驗賽龍舟蘇州河上的文化紐帶與激情碰撞:中外友好在龍舟上熱烈相聚。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7-24
第二十一屆上海蘇州河城市龍舟邀請賽于5月24日至25日火熱開賽。該賽事以58支隊伍、1078名選手的規模創下近十年新高,并因12支國際龍舟隊和89名外籍選手的參與,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水上舞臺”。來自荷蘭、比利時、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的選手們,以槳為媒,在蘇州河的碧波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以“冰上龍舟”等創新體驗掀起跨文化的激情碰撞。
國際隊伍齊聚,劃動“海派龍舟”新氣象
本屆賽事的外籍參賽人數同比激增81.6%,12支國際隊伍中既有傳統強隊,也有首次亮相的新面孔。例如,由多國成員組成的“蘇州白娘子龍舟隊”,其名稱靈感源自中國經典傳說《白蛇傳》,隊伍最初由中外女性組成,如今已吸納男性成員,成為跨文化融合的象征。隊員瑪麗坦言:“龍舟運動像一把鑰匙,讓我深入了解了端午習俗和中國神話。”
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實習生組成的“荷比盧聯隊”則展現了賽事的包容性。隊員徐慶盛(中比混血)表示:“無論國籍,所有人同舟共濟,這正是中國文化的開放精神。”此外,馬來西亞檳城隊、澳大利亞陽光海岸隊等也帶著對中華文化的向往首次參賽,馬來西亞領隊吳仕昌感慨:“在兩岸高樓間劃龍舟的體驗,令人熱血沸騰!”
從水上到冰上:創新體驗點燃文化熱情
賽事前夕,加拿大維多利亞龍舟隊的12名隊員在普陀區桃浦冰上運動中心體驗了“冰上龍舟”。隊員凱蒂·梅高呼“太棒了”,她表示:“冰上劃行雖不同于水上,但團隊協作的精神一脈相承。”這種創新形式不僅豐富了龍舟運動的載體,也讓外國友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活力。
此外,澳大利亞隊走進曹楊街道參與“做一天上海人”活動,與居民一起包粽子、制香囊。隊員蘇·麥克斯說:“親手制作端午民俗物品,讓我更貼近中國文化。”加拿大隊員徐佳則感嘆:“上海的水上、冰上設施完善,城市氛圍充滿活力!”
文化共鳴:龍舟精神跨越國界

龍舟賽事不僅是競技場,更成為情感聯結的紐帶。白娘子隊創始人索尼婭分享了一段佳話:隊內一對“龍舟情侶”在賽事期間舉辦婚禮,將愛情與團隊精神融為一體。美國選手杰卡加入中國本土隊伍后,深刻體會到“中國式團結”:“所有人動作同頻,這種凝聚力令人震撼。”

賽事期間,主辦方通過“點睛儀式”、龍頭龍尾裝飾等傳統環節,向世界傳遞“龍文化”的祥瑞寓意。加拿大選手皮特首次來華,對賽場的傳統元素贊不絕口:“熱情的觀眾、精美的裝飾,讓我感受到純正的中國節慶氛圍。”

以賽為媒:文旅商體展全域聯動
普陀區以賽事激活城市經濟,推出“龍舟上河圖”主題市集、商圈沉浸式打卡等活動。天安千樹商場和夢清園公園的市集融合非遺手作、美食娛樂,吸引市民游客“一站式”體驗端午風情。沿滬寧產業創新帶的七支城市隊伍首次參賽,南通隊負責人丁濤表示:“通過龍舟賽推動長三角一體化,讓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龍舟鼓點,敲響文化自信
上海蘇州河龍舟邀請賽用二十一年的堅持,讓千年傳統煥發新生。外國選手的激情參與,不僅展現了體育無國界的魅力,更讓世界透過龍舟的鼓點,聽見中國傳統文化的心跳。正如新華網評論:“一槳一浪間,承載著中華精神的龍舟,正劃向更廣闊的國際水域。”

(責任編輯:佚名)